1461695_363008920512646_1811466132_n  

 

報冤行

凡修道之人,若受苦時,當念我從往昔劫中,棄本逐末,流浪諸有,多起冤憎,違害無限;今雖無犯,是我宿殃惡業果熟,所以甘心忍受,都無怨恨。做是觀時,與理相應,體冤進道,故名報冤行。──(出自《三藏法數》「入道四行」)

「棄本逐末,流浪諸有,多起冤憎,違害無限」這四句話,字字句句都是真言,我們自己一定要反省。我們從往昔劫中就迷了,在六道輪迴裡頭生生世世「棄本逐末」。本是自性,忘掉了。末是什麼?末是現象、事相,在這上斤斤計較。「諸有」,諸是多,有就是輪迴。輪迴大分,分為六道,每一道裡頭無量無邊我們單說人道,人的差別,類別無量。我們地球上人有限,你知道,還有外太空的你不知道,別的星球上有人。畜生道,我們看得更清楚,多少種類,哪一類我們都幹過。六道裡頭,不管哪一道、不管哪一類,我們統統幹過,「流浪諸有」。

不管在哪一道裡頭,「多起冤憎」,有幾時能平心靜氣對人?沒有,都是怨恨,都是我對你錯了。生生世世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不就幹這個嗎?「違害無限」,違背良心,違背正義,違背真理,言語害別人,行為害別人,念頭不善,不就搞這些?這就跟眾生有緣了,成佛就可以度他,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過去對我好的要度他;過去對我有冤仇,現在我明白了,我還是要度他,我明白了。深入經藏,這才覺悟了,明白了。明白了,不幹了,改過自新,努力堅持,把賢首國師《還源觀》的四德做好,這是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

「四德」第一個「隨緣妙用」。隨緣就是恆順眾生。妙用是什麼?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個妙。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把我們過去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完全改正過來,不起心,不動念,不分別,不執著,一片慈悲,無條件去愛人、去幫助人,「妙用」。

第二「威儀有則」。這是真正菩提心現前,我要做好樣子給別人看,起心動念馬上想一想:我這個念頭,如果別人也起這個念頭,好不好?不好,這念頭不能起,這個話別人說出來,我感覺到如何?感覺到不好不能說,身體的造作,樣樣要給別人做好榜樣。那麼中國好榜樣,《弟子規》;佛門裡面好榜樣,《十善業》。十善業是不殺生、不偷盜,不邪淫、不惡口(惡口是挑撥是非)、不兩舌、不妄語、不綺語(綺語是花言巧語騙人,不惡口,惡口是說話粗魯,人家不喜歡聽)不貪、不嗔、不癡,這十善業。佛法的標準,要把它做出來給大家看。

第三「柔和質直」。待人接物態度要柔和,與人和睦相處,中國人講恭敬、謙卑、有禮。質直是用真心,不用妄心。

最後一個「代眾生苦」。我為什麼要這樣做?是為了教化眾生。這個苦是苦行,釋迦牟尼佛在世所製定的戒律,他全做到了。絕對沒有說這條戒律佛沒做到,叫別人做,沒這個道理。統統做到了,所以教人人服。自己沒有做到,教人,人不服;自己沒有放下,教別人放下,人家不相信。一定要清楚,要明了。《華嚴》賢首國師,把德行就歸納這四條:隨緣妙用、威儀有則、柔和質直、代眾生苦,給大家做一個修行的好榜樣。用什麼報怨?以德報怨,決定沒有怨恨。

別人毀謗我、羞辱我、障礙我、陷害我,決定是忍受,決定沒有怨恨;當然不會有報復。心裡怎麼想?過去我這樣對他,今天他對我,這個帳一筆還掉了,來生後世遇到了,那是好朋友了,怨恨沒有了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。「做是觀時,與理相應,體冤進道,故名報冤行。」「與理相應」,與自性相應,與十善相應,與中國古人講的五常、四維八德相應,這個好、這就是聖人。「體冤進道」,對於這些冤親債主你能體會,道業才能精進,叫報冤行。

我自己知道的,一些對我誤會的人,誤會就會毀謗,造作種種障礙,我都把他們的長生牌位供在我的小佛堂裡頭,我每天講經都給他迴向,給他祝福,他不知道。有沒有效果?有效果,決定減輕他的罪業;他如果能回頭,三寶加持,他很快就能回頭,這要懂。決定不能有怨恨,有怨恨,那你出不了輪迴,為什麼?你要報復,我們想化解,不想報復,永遠不再有報復。他就是把我殺了,我也很歡喜,感恩他,為什麼?他送我到極樂世界去了,我能不感恩嗎?對我來說,結不結罪?不結罪;他自己結罪,他造殺業。造殺業是他有罪,在我這邊沒有罪。人要懂得,這真正懂得佛法、懂得因果,一了百了,得大自在,得大法喜。

(本篇恭錄自2013.11.21《2012淨土大經科註》第512集)

 

引用:AMTB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祈願見聞者     咸發菩提心

 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念佛生極樂     還來度有情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