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是孩子的護身符——胡小林老師的孝親故事

 

   

    當今時代,人們在唯利是圖、「一切向錢看」的社會洪流中,逐漸迷失自我,忘失孝敬之德本。卻有一位仁者,在父子有親、親愛精誠的力行中,啟發本性「愛」的光輝,他就是北京匯通匯利公司董事長胡小林先生。

    前言:孝是孩子的護身符

    二O一五年六月二十日,端午三天假期的最後一天,胡老師陪母親去了頤和園。老人家除了聽力有些下降外,身體非常健康,自己行動沒有問題,每週還有游泳、跳舞的活動。但是因為頤和園太大了,胡老師怕母親太累,所以特別帶了個輪椅給她老人家。

    遊玩一天回到家中,胡老師在自己的微信上上傳了這張照片,並寫道:今天跟媽媽一起去頤和園。信息發出後,幾位朋友或留言、或致意,胡老師禁不住心生感慨。這也讓胡老師回憶起,去年在醫院陪護舅舅的那段時光。在那幾個月的時間裡,胡老師每週去醫院二、三次,為舅舅讀誦《地藏經》,並念觀世音菩薩聖號。

    胡老師還記得,在這期間,也就是二O一四年十二月九日,他也發過一條微信,微信的內容如下:「照片上的老人是我的舅舅,他今年九十九歲了,住在醫院。老人家每天晚上九點休息,此時我在他的隔壁房間掛起阿彌陀佛像,點燃一支香,慢慢的三跪佛後,恭誦《地藏經》一部。幫助一切苦難眾生!我知道這是舅舅老人家一生為之勤苦不懈的本願。」

    當時微信發出後,也得到了朋友們的留言及致意。想到這裡,胡老師不由得又在微信上留言:「因為孝敬父母,所以不敢作惡,怕給父母蒙羞。因為孝敬父母,所以樂於修善,願為父母增光。因為不敢作惡,樂於修善,所以只種善因,不播惡種。所以只得善果,不遭惡運。所以孝敬父母是孩子的護身符!」

    「祭祖專刊」編者按:在胡老師賜稿後,老師的舅舅就在本月十五日逝世,胡老師就在微信上寫道:「常慚愧弟子胡小林,得蒙諸佛菩薩慈悲加持,有幸學習佛法,粗淺了解人命無常,當趁早念佛求生西方淨土。不意今日中午,我最敬愛的舅舅萬里委員長於北京辭世。弟子胡小林在此至誠稽首,懇請全球淨宗同修廣運慈心,一起為老人家念佛回向,願老人家早日往生西方淨土,蓮登九品。深恩厚澤,小林感戴不忘。  常慚愧弟子胡小林拜上  二O一五年七月十五日」

    身為一名高幹子弟,多年以來,胡小林老師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,落實孝道的呢?讓我們共同來聆聽胡老師難能可貴、蔚為感人的孝親故事吧!

    一、排查點心 善體親心

    二O一O年起胡老師的父親身體狀況愈來愈差,他的眼睛處於失明狀態,走路行動不便,手術後罹患老年狂躁症狀,特別的沮喪,覺得生活沒有希望。於是胡老師推掉所有的應酬,每天上午都回家陪伴父親。

    為人子女應該如何來盡孝呢?《了凡四訓.積善之方》說:「在家而奉侍父母,使深愛婉容,柔聲下氣,習以成性,便是和氣格天之本。」因此孝順父母,要從「愛敬存心」著手,真正做到柔聲下氣、謙卑恭敬,才能夠恪盡孝道。

    父親喜歡吃點心,胡老師親自去購買北京的「稻香村」,面對七十多種美味可口的點心,老人家到底愛吃哪一種?他拿出讀研究生和管理企業的本領,用本子登記造冊,為爸爸排查點心,自己先嘗,還拿手機拍下來。每次買四種,各二兩,若不愛吃,再換四種。最後找到父親最愛吃的四種棗泥點心,軟硬大小甜酸合適。只要看到櫃子點心缺了,就再買二兩,父親吃著特別的高興。「孝心就在這大海撈針裡體現出來,所謂難能可貴,正是因為不容易,所以才可貴。」這是胡小林的肺腑之言。

    二、腐乳反哺 千里運盆

    父親愛吃豆腐乳,但是他眼睛幾乎失明,根本都夾不起來,這種痛苦的感受讓胡老師難過得流淚。於是他就用筷子,將豆腐乳一口一口的夾到父親的嘴裡。連父親的剩飯剩菜都一手包辦。

    為了幫父親做按摩,他買了按摩的書,找準穴位,認認真真的親自做按摩。先擦上松節油,再用手肘和大拇指來推,甚至推得連手都抽筋了,老人家覺得舒服極了。

    父親長期便秘,有時候坐在衛生間裡就睡著了,甚至摔倒了。於是胡老師就搬一張板凳,陪爸爸坐在衛生間裡聊天,聽爸爸講述往日的溫馨故事,每每令他感動的流淚。

    胡小林兄妹二人小時候洗澡都是用鋁盆,北京的冬天很冷,鋁盆散熱特別快,很容易感冒。爸爸想到南方有木盆,有一次到上海出差,就給孩子買了一個紅色的大木盆,直徑一米,特別的沉。回來的路上,爸爸將木盆放在火車硬臥的床鋪上,自己就在旁邊坐了一夜,二十四小時才到達北京。然後他把大木盆拴在自行車上,走了十公里才回到家。

    多年之後,談起這段往事,父親說者無心,兒子聽者有意,那天晚上他徹夜難眠。如果不是回到家裡,聽爸爸講述過去的故事,自己怎麼知道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!

    爸爸還講了一個更感人的故事。文革時期爸爸在陝西離家十里地的地方住牛棚,家裡只有兩斤米。當時胡小林才十一歲,上五年級,他買了條魚,託鄰居大媽做好,燜好米飯,蹬著自行車走了十里地,給爸爸送飯。雖然魚湯灑得到處都是,但是爸爸拿著這鍋飯就流淚了:「孩子,真難為你了!」

    時隔多年,回首往事,胡老師反思道:「為什麼十一歲的孩子能做到,五十五歲的胡小林卻做不到?」正是由於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自己今日的自私自利,是被金錢和物欲染污了。

    三、婉言勸諫 父蒙感化

    父親因病脾氣不好,母親很希望兒子能勸勸他,但是一開始由於方法不正確,愈勸愈僵。他反省到,是因為自己心中缺少「愛」,才無法達到勸化的效果。

    於是胡老師想到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,和美國《科學》雜誌所刊載的兩篇文章。文章中說,有一位母親清晨為孩子餵奶之後,孩子就死亡了。醫院檢查時發現孩子是死於奶水中毒,並追蹤發現母親在餵奶前剛剛和丈夫吵過架。

    第二個案例是美國科學家所做的實驗,他將生氣的人呼出來的空氣收集起來,凍結成冰,再融化成水,通過蒸發提高水的濃度,呈粉色液體。將此液體打入小白鼠體內,半小時後白鼠抽搐死亡,證明了水是有毒的。

    於是胡老師就以此勸諫父親,縱使他生活起居有節、注意飲食和運動,但是只要一發脾氣,就會功虧一簣。因此要愛惜自己的身體,這樣兒女才有更多機會行孝道。「您為自己也不能發脾氣啊!」胡老師設身處地的開導勸化感動了爸爸,想不到他一個月就把脾氣改過來了!他的孝行使爸爸覺得生活有了希望:「我每天最大的盼頭就是盼你回來,只要一想到你要回來,再大的煩惱我都無所謂。」

    胡老師說:「孝養父母的過程,就是洗滌自己那顆骯髒心的過程,是煥發自己的愛的過程。心善、心愛、念頭好,依報隨著正報轉,自然而然公司就好、家庭就好、學業就好、身體就好。所以孝道的圓滿是大圓滿。」

    四、婉言勸諫 消除分別

    在父親晚年生病時,由於腰不好,很需要按摩,胡老師每天都回家為父親按摩。可是八十歲的母親總是很心疼兒子,因為她是山東人,重男輕女,對兒子格外疼愛。每次母親一回家,見到兒子在為丈夫按摩,都要數落丈夫,還埋怨兒子太執著。

    古聖先賢教導我們:父母是恩田,兒女對父母盡孝,日後才會有福。但是母親不明白這個道理,《弟子規》說:「親有過,諫使更,怡吾色,柔吾聲」,這正是兒子進行規勸的好時機。於是胡老師對母親說:「您希不希望兒子有福?佛說,福要從福田中種出來。什麼叫福田?佛說,福報有三種田,恩田、悲田和敬田,所有的福都是由此種出來。父母是恩田,窮人、病人是悲田,師長是敬田。我回家為爸爸按摩、看護、擦屎擦尿,這是在種福,種福才會有福。」母親聽後若有所思。

    他接著說:「媽您看,《三字經》說,『三才者,天地人;三光者,日月星。』天地是不是能化育萬物、長出莊稼?為何人能夠跟天地相比?就是因為人有心田,心田播撒善的種子,就長出善果;播撒惡的種子,就長出惡果。中國傳統文化教導我們,孝敬父母是兒子以後有好報的最好的種子!」

    接著他又舉出父親孝敬外婆的例子。當外婆去世的時候,母親最感安慰的就是丈夫能夠力行孝道。父親對外婆特別好,當時他工資並不高,但每次回家都不空手,買水果、買瓜子、買花生…。而母親也始終支持他對岳母盡孝,未曾阻攔。

    於是胡老師對母親直言進諫說:「為什麼我現在孝敬爸爸,您就攔著我?您深挖思想根源,不就是因為胡小林是您的嗎?不就是因為爸爸不是您的嗎?媽媽,這就是自私自利。量大福才大,量小有福都用不了。」此時母親才恍然大悟。通過胡老師對母親講理、勸諫,使得她對於這件事情就能夠認同了。

    五、布施財產 遺愛人間

    父親是一位非常節儉的人,有一天當胡老師為父親換秋褲時,看到老人家秋褲上,有數不清的補丁,一個方塊一個方塊,一直到膝蓋處,就像漁網一樣,褲腳跟褲腰鬆緊帶全都毛了。小阿姨說:「姨夫每次穿這條褲子,大腳趾頭不是從這個洞伸出來,就是從那個洞伸出來。」胡老師忍不住淚流滿面,他對小阿姨說:「這條褲子給我留好了,洗乾淨。這是我胡小林的傳家寶,我要世世代代的傳下去,我要告訴我們家的後代,他的爺爺是一個多麼節約的人!」

    父親生性節儉,存有五十萬元存款,是一生的積蓄。老人家愛孫子,希望能將這五十萬元分給三位孫子,這原本是當爺爺的一顆善良之心,也是人之常情。可是胡老師知道,這筆錢如果能用來印製經典善書,才有真實的利益。因此他想盡辦法勸諫父親,最初他的態度比較傲慢:「這叫愚痴,孫子們都不需要錢!」當時父親尚未認同佛法,因此完全不能夠接受。

    胡老師自我反省,《弟子規》說:「善相勸,德皆建」,其中的「善」字是說勸人要有技巧,要會勸。你真心愛他,真為他好,這才是善勸。於是他在回家行孝的過程中,給予父親真實而溫暖的關愛:為他按摩、帶他看病、幫助他上廁所等等。慢慢的,父親就開始能聽進兒子的建言了。

    幾個月後,有一天父子倆聊天,父親說:「兒子,你真辛苦。」因為當時,他每天回家為父親從頭到腳按摩、推背、捏肩膀,做得盡心盡力,總是出了一身汗。父親心疼兒子,感動的說:「兒子,你真的變了。我這一生,最幸福的就是這最後的幾個月。」於是他勸勉父親:「如果天下的父母,都能夠有一個孝順的兒子,愛爸爸、照顧爸爸,那得多開心!」父親說:「對,那要教育,要倡導。」胡老師說:「爸爸,您的三個孫子都不缺錢。現在社會上最缺的是教育。您的錢如果拿去印聖賢教育的書籍、光盤,人們受教育之後都回家去照顧父母,是不是好事?」父親說:「那天下的父母會多幸福,我們太需要兒女的照顧了!兒子,這五十萬元我交給你,這是我一生的積蓄,我願意拿出來印《弟子規》。現在天下最缺的就是這分孝心,這個錢花對了。」

    由此胡老師深深感受到,要如何勸勉父母回頭?要孝感天地!誠如《了凡四訓》所言,當別人不能夠接受我們的意見,都是緣於自己「德未修,感未至也」,是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所導致的。若是真正身體力行,沒有不感化人的道理。

    父親過世後,胡老師立刻取出存摺,把錢投入法寶製作之中。這也得到母親的全力支持,希望製作聖賢教育資料,勸導更多人回頭。胡老師用至誠至真的孝心,為孝敬父親、養老送終這件人生的大事,劃上了圓滿的句點。

    綜上所述,中國傳統文化是以「孝」為根本。誠如《群書治要.孝經》所說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」從文字上來看,「孝」是會意字,是由「老」和「子」所組成,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。因此,孝是人倫至德,孝是萬善之本,誠願天下的為人子女者,都能夠見賢思齊,努力行孝,進而將父子有親之愛,擴大到鄰里鄉黨,乃至天下國家,從而達到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的至善境界。

淨空老法師開示:

    胡小林的孝親故事非常感動人,這是他中年的時候遇到佛法,看到《弟子規》,把一生過去的習氣、毛病,認真的改過來。公司的管理,放棄以前這些觀念跟方法,完全用《弟子規》來管理公司。給員工說明,凡是《弟子規》上所說的都是對的,不必問我,我都贊成;凡是與《弟子規》相違背的都是錯的,我做也是錯的。所以他的改革成功了。過去的時候對公司很操心,以後公司,他告訴我,每天上班大概一個多小時就問題解決了,其他的時間都在學傳統文化,都在讀佛經。

    他的口才很好,領悟力很強,講經教學非常得到聽眾的歡喜、尊重,沒有人不喜歡聽他講經教學。所以每次到這邊來看我,我也不放過他,讓他在攝影棚裡頭錄幾片光碟留下來。所以,我們這裡有他講經教學光碟流通。

    這個根從哪裡來的?從孝道來的。孝是中國文化的根,敬是中國文化的本,孝敬兩個字他完全落實了。以孝敬的心態,不但對長輩,對朋友、對家人,乃至於對客戶,幾乎是像《弟子規》上所說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他的事業意想不到的成功,不管了,反而人人都能盡責。員工對他佩服敬仰,尊重他,他對待員工非常厚道,照顧無微不至,員工把他當作大家長,這個事業做成功了。

    我們都希望企業能學佛,能學中國傳統文化,把中國古聖先賢所傳的這套方法、智慧,這裡頭有倫理、有道德,帶到企業管理裡面去。中國傳統文化慢慢的傳遍全國,傳遍全世界,這不僅僅是中國夢,是今天全世界人的夢想,希望我們同學認真努力。這篇東西非常有價值,很感動人。

(文摘恭錄2015/7/18《無量壽經科註》第四回學習班第156集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