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於是乘彌陀此願功德」,這二十一願的功德,「遮其宿業」,遮是把它停止住,止住了,也是消其宿業的意思,過去那些業全都消掉了。「蒙佛攝引」,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,「不墮三途,逕生極樂,故云無不遂者。遂指求生極樂之願得滿足也」,如願以償。「可見宿業深重之人,皆可不更三途,帶業往生」。

所以這個法門最重要的,煩惱不要斷,自己斷了,業障不用消,自己沒有了,什麼原因?就那一句阿彌陀佛。你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沒有業障,阿彌陀佛沒有煩惱,你只要念佛一直念下去,煩惱自然斷,業障自然消,這兩樣東西自然沒有了,身心健康,什麼病都沒有了,你才有精神、有體力,你的佛愈念愈起勁,日夜相續。功夫,諦老的方法妙絕了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。

早年我在美國一些同修的道場,我就教他用這個方法。除了聽經,聽經一天初學的不超過四個小時,老同修不超過兩個小時,其他的時間念佛。念佛就採取諦老的開示。念佛的方法只有引磬,為什麼?念的音調要一致,引磬在打拍子,大家在一起共修,一個人那就不需要,音聲一致整齊這是莊嚴道場。

適合於每個人他自己的需要,有人喜歡坐著念,所以佛像前面擺些蒲團,佛七裡叫止靜,他在那裡坐著,不出聲,心裡頭默念。有人在拜佛,拜著念,拜著念也不出聲,心裡頭默念。最主要的還是走著念,繞佛,以這個為主。走累了可以休息,昏沉的時候可以拜佛,來調節自己讓佛號不斷。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你一直念下去。真累了想休息一下,旁邊有休息的房間,休息的時候不脫海青,休息好了立刻就進念佛堂。

這種方法在國外非常受歡迎,為什麼?沒有壓力,沒有拘束,大眾雖然在一起,每個人都很自在。就是佛堂分三個區,有繞佛的,佛像最好是供在佛堂當中,因為他可以繞,可以繞圈。佛像前面擺蒲團,有止靜的在那邊,繞佛的從他後面走,不干擾他。祖師給我們設了許許多多的方便,給我們很好的學習環境、念佛的環境,這樣子幫助我們帶業往生。

 

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科註(第一七0集)2012/2/1 檔名:02-037-0170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