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《淨空老法師答問》第二集

2013.11.14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)


 



 

 

問:第一是美國的同學提問:弟子深感周公「制禮作樂」以來,在中華禮儀經過幾千年了,也頗有更替,而今「禮求諸野而不可得」,學生擬定中華地區「喪葬禮」有改良建議,望能挽回時弊。請問老法師如何才能圓滿制定禮儀的大事?

答:這確實是一樁大事,這個大事我們不能做,為什麼?過去「制禮作樂」是帝王的事情,也就是統治者的事情,不是人民隨便可以做的。你今天如果「制禮作樂」頒布天下,你是中國的皇帝,這個身份才可以。至少你是中國的主席、是中國的總統,你才能夠做這樁事情,我只能夠這樣子回答你。

 

問:第二是法國同學提出的問題。他說代表山東省的一位官員請教老法師,儒教最有代表性的是不是應該是「四書」、「五經」,道家的經典最有代表性的是不是《道德經》?

答:確實,你說得沒錯。

 

問:第三是台灣同修提問。他說弟子生性多疑,幾年來越加嚴重,最終已到了無所不疑,有時連對自己也都懷疑。對一切人事物,只要有一些風吹草動令我不解,就開始胡思亂想。最近在聽經之中,聽老法師提起不要用想,要用直覺,直覺是接近自性、是真心,用思考的那是妄心。我決定學習,可是我還是不安,生怕自己萬一錯誤,將妄心當直覺,那該如何是好?

答:這個問題,我想不止他一個人,可能有很多人有這個問題。今天整個地球社會動亂,人起心動念對於外面的環境有密切的關聯,佛是這樣說法的,傳統聖賢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。難得的是現代量子力學家他們也發現了,所以近代很多年輕的科學家都在探討念力的秘密。我們起心動念這個能量非常之大,不但能改變自己,而且能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,這環境就是地球。這個發現是新興的科學,還沒有能夠被所有科學家承認,所以現在它的名字叫「前衛科學」,像打戰一樣,這是先鋒,不是主力。

    正在收集許許多多的證據,證明念力能量不可思議。他們把目標多半鎖定在我們的健康上,特別對這些嚴重的癌症,醫院放棄治療了,他們找這些人。這些人裡面有不少是信仰宗教的,聽到醫生宣告他的存活只有一兩個月了,於是他們把這個求生的念頭放棄了,知道自己在人世間不久了,全心全力在禱告,把身、病都放在一邊,都不要去想它,想天堂、想天國,念佛的人想西方極樂世界、想阿彌陀佛。這念頭就改變了,天天做禱告,做上一個月、兩個月了,身體沒事,還很正常,再去檢查,病沒有了。所以醫院感到這是稀有的事情,感覺得無法想像,就去調查:他到底吃了什麼藥?找了什麼東西治療會把病治好?結果查了之後才知道,是靠祈禱。這個我們能承認,就是念力改變我們病毒的細胞。

    所以,有病可不能想著我這個病能不能好?肯定不會好,為什麼?你的念力在幫助它,在讓這個病毒細胞在增長、在擴散,這個就很難了。你根本不理它、不去想它,病毒的細胞逐漸逐漸就消失了,就恢復健康了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的念力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。2012的災難沒有了,為什麼沒有的,你們知道嗎?因為大家都知道,全世界人都知道有這個災難,瑪雅預言的災難幾百年前人家就知道,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天,所以我能想像得到,所有的宗教徒都會祈禱他的神明,而且非常認真,這麼大的念力能量聚集起來,這災難沒有了,就化解了。

    那麼在這個之前兩年,2010年,我記得有一些科學家在澳洲悉尼開了個會,這個會議兩天,他也通知我了,我沒有時間去參加,我派了我們澳洲淨宗學院的同學八個人去代表參加,兩天會議。第一天他們討論量子力學最新的發現,做的報告,我們聽了很滿意,跟佛法裡面所說的越來越接近了。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,二三十年之後,佛教不是宗教,是什麼?是高等科學。過去我學佛的,方老師把佛教介紹給我,說佛教是高等哲學;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,佛法是高等科學。佛經上所說的,用我們的思想,就是第六意識,去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,物質這個現象解決了,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,物質不是真的,是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;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這個《金剛經》上一首偈子,被現代量子力學家證實了,真的、不是假的。

    物質從哪裡來的?物質從念頭生出來的。佛經上常說「色由心生」,那個色就是物質現象;「相由心生」,相也是物質現象。境隨心轉」,外面物質環境是跟著念頭在轉,我們的念頭善,這個物質環境就善,風調雨順;念頭不善,這個環境就變壞了,就變成很多災難。所以你我們居住地區,要冷靜、細心觀察,氣象台報導我們這裡有颱風、有地震,到時候就沒有了,沒有報導地方的時候,它怎麼轉向跑到別的東方去了,這什麼原因?這個地區的人心善良,它到這裡來會轉向,這個災難就化解了。

    香港這個地方還算不錯,幾次災難那時候都閃過去了,與這個地區居民的起心動念有關係,這還是造業的多、修行的人少。科學家曾經告訴我們,這個地區總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,就有能量化解這個地區災難。那麼我們地球上總人口大概七十億,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概多少人?不到一萬人。整個世界不到一萬人,這一萬個人是真正的好人、真正的善人,他們要能把念力集中在同一個時間,不同地區沒關係,同一個時間祈禱,這個能量可以化解地球上的災難。那我們從這裡就有理由能相信得過,香港地區不大,百分之一的平方根的人口,我相信一兩千人已經超過了,一兩千的佛教徒,這各個宗教虔誠的信徒,這都是善心人、這都是好心人,他們的能量足夠把這個地區的災難減輕;縱然不能化解,也能夠減輕,這都是真的。那麼我們對這樁事情要有信心。

    最大的災難是什麼?懷疑。對什麼都懷疑,這就什麼辦法都沒有了,像這位同修他提出他無所不疑,這個在今天全球佔絕大多數的人口。懷疑,對自己都沒有信心,所以整個世界動亂、災變異常,原因在此地。

    我們怎樣建立信心?聽經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一生講經教學,為什麼?幫助人斷疑生信,第一個目的。真正相信了、一點懷疑沒有了,經就可以不要聽了,一句佛號就可以了,這個例子很多,自古至今。我們在香港,早年談虛法師在這個地方講經教學,老法師舉了很多現代的例子,念佛人家戶喻曉的鍋漏匠。

    鍋漏匠不認識字,四十多歲找到諦老,他跟諦老是小時候的玩伴,生活苦不堪言、走投無路,找到這個老朋友,小時候的玩伴,出家了當大法師,很羨慕。找到之後要跟他出家,這故事大家曉得,那是諦閑法師的徒弟。諦老就說,這是倓老的上一代,鍋漏匠跟他是同輩份,不認識字、沒念過書,不能學經教,來不及了;出家,至少五堂功課要背下來,這他也做不到。到最後沒法子了,幫他剃度,告訴他:你不要受戒去了,受戒,你也受不了;把他放在鄉下一個破廟裡面,沒人住的,讓他一個人住在那裡,就教他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,會不會念?會。就會念這一句,老和尚說:你這一句佛號就一直念下去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不分晝夜。他真聽話,依教奉行三年,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。因為他在鄉下,往生之後站在那個地方,鄉下人沒有見過人是站著死的,沒見過,趕緊給老和尚報信。那個時候沒有車、沒有交通工具,要走路,來回三天,鍋漏匠站三天。你看站著往生的人我們聽說過,站著往生之後還站三天,沒聽說過,這一句佛號不可思議!這是鍋漏匠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,給我們做最好的證明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靠什麼?一句佛號!但是這句佛號要有信心,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、有阿彌陀佛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

    我學佛六十二年,講經教學五十五年,我是學佛三十年之後才相信的,相信淨土。那麼講經是幫助人斷疑生信。我的信心從哪裡來的?從經教上來的。經教不深入、不透徹,信心生不起來。這個法門難信易行,很容易成就,那它條件,第一個相信,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,相信有阿彌陀佛;第二個條件,我決定想求往生,這個願力懇切。我什麼都不求了,我只有一樁事情求,就是求生極樂世界。生到極樂世界,做阿彌陀佛的弟子,阿彌陀佛決定幫助你開悟、證果、成佛,一點懷疑都沒有,就成功了。所以不能有懷疑。懷疑,佛菩薩救不了你;你不懷疑,你這一生決定可以做佛。

    這懷疑怎麼辦?聽經,我勸你聽經。聽經不要胡思亂想,信不信你都聽,能夠聽上一千遍,自然就相信了;遍數少了不行。我學經教,老師教給我的方法,至少是三十遍,不能少過三十遍。那麼我對於淨宗法門的深入,不止三千遍,才真正相信它。這是佛度眾生無比稀有的法門,人人都能成就,不分男女老少、賢愚不肖,只要你相信,只要你願意去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你就決定得生。

 

問:第四個問題是中國同學問的,江西的同學。他問:有一種彌陀本願法,是專秉持彌陀四十八願中的「十念必生」願而創立的,其他四十七願都不顧及,此法是廣東某法師所創立的。據說他曾多次到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將此法密授給他,現在在福建、江西一帶普遍的用此法,那麼這法究竟是正是邪?

答:錯了!不是的。這個方法是日本人建立的,年代很久了,至少是一千年之前,不是現在人創立的,叫「本願念佛」。法沒有正、邪,問題是心,你的心正,一切法都正;你的心邪,大乘佛法也邪。邪、正在我們自己的心,佛法要有邪、正,就不是佛法,為什麼?它有兩面的。佛法只有一面,沒有第二面,那就是純正;而且離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叫正法。你還有妄想、你還有分別、你還有執著,一切法到你面前,都是變成邪法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!

    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,講得很深入。這一願,第十八願,祖師大德說得很多,最有權威的是善導大師的說法。善導大師相傳是阿彌陀佛再來,那麼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。我在日本講經,問日本的法師:日本有沒有傳說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?日本人相信;相信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,這在日本非常盛行。那麼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,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的四十七願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任何一願都具足四十七願,所以它但是圓滿的。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不能說我只要這一願,其他四十七都不要了,那你去不了,為什麼?十八願是「十念必生」,十念必生有條件。

    《無量壽經》上說的,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必須要具足的信、願、行,這是它基本的條件。經上講的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上輩往生是這麼個條件,中輩亦如是,下輩亦如是。到後面修學其他法門,求往生淨土的,慈舟大師判它為「一心三輩」,也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第十八願是「一向專念」,第十九願是「發菩提心」。不發菩提心,你跟極樂世界不相應。我到極樂世界就是要好、要快樂、到那裡去享福去,菩提心是什麼?菩提心是發願救度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不好度,算了,我去享福。極樂世界不是你去享福的地方,你抱著你去享福的,離苦得樂了,這個心去不了極樂世界。

    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到那裡去希望趕快成佛。成佛幹什麼?普度眾生,這才能去得了。你沒有普度眾生的心,去不了。所以一定要把經教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能聽人家一句話、二句話。要聽一句話、二句話,釋迦牟尼佛早就說了,何必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教學那麼辛苦!那為什麼?為了這個法難信,真難信。必須經教參透了,你才真正相信,你不會再懷疑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 

問:下面這個問題,東北同修提出的。他說:東北最近盛行一種念佛方法,是一位陳老師推行的「無聲念佛法」,他說是夏蓮居老居士傳給他的密法,告訴大家不用聽經,只念這種無聲念佛法,保證往生極樂世界;說是淨空老法師認可的,他們說這是「徑中之徑」。他們製作大量陳老師講解的視頻光碟在廣宣流布,網上也在熱傳;他們自稱此法不僅在華北,東北熱傳,而且已快傳遍大江南北。下面是陳老師對《無量壽經》第二十九品的講解,「唯除大願,入生死界,為度眾生,做獅子吼,擐大甲胄,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」,甲胄,甲是心田,冑是丹田,獅子吼是阿彌合音。

答:這個還是不聽佛經聽陳老師講經。陳老師代佛講經,那還是在聽經,沒有把聽經斷掉。要像鍋漏匠那樣,真的是斷掉了,老師的經也不聽了,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能成功。如果還要聽,那就得聽佛的,不能聽人的,人不能代替佛,這是一定道理。人要學佛的話,我們要尊重學經,如果這樣要提倡出去,將來人就可以不聽經了,專聽人的,人要負責任。末法時期說法的人多,誰是正?誰是邪?要有智慧去判斷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「依法不依人;依義不依語;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;依智不依識」,用這四句去觀察,去判斷。

    真正成就,世代相傳有個規矩,但是照古時候的這個規矩,現在沒有人學了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,完全是遵守古人承傳的方法,入門拜老師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我能遵守;這拜師有一條不能遵守,老師不收,你另請高明。第一個條件,就是你從前所學的我不承認,這避免一切爭論。我在這之前只有兩個老師,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,李老師對他們都熟悉,這頭一個條件,要把他們兩個人教我的放下,聽他的。第二個條件,從今天起,你拜我做老師了,你聽經,聽講經只能聽我一個人的,任何法師、大德居士在台中講經統統不能聽,聽一個。第三個條件,從現在起你看文字,不管是世間的出世間的,沒有經過我同意不能看。這三個條件接不接受?接受,行,我收你做學生;不能接受,你另請高明,他不接收。

    我跟老師十年,到最後才知道,老師用這個三個條件收學生只有我一個,其他人都沒有這三個條件。這個條件好不好?好,三個月之後,我就效果出來了。什麼效果?心清淨了,你看,不讓你看,眼睛封閉了;不准你聽,耳朵堵塞了,心清淨了,清淨心生智慧。就是妄念少了,雜念少了,聽東西聽得格外清楚,聽了有悟處,聽了能深入。半年之後,效果非常明顯。他跟我說,我這個規矩五年,不是永遠的,五年必須要遵守。好多年之後我才恍然大悟,古人,老師收徒弟五年學戒,什麼戒?就是這三條戒,不是別的戒。就這三條,你跟的一個老師,老師對你負絕對責任,他要把路領錯的時候,他背因果。

    那麼學教,就是「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」,你學習,你自己選經典,選完老師一看,可以,你可以學。你的程度,你的理解能力,可以;選太深了,不教,不行,這你好高騖遠;選太長、太大了,這不適初學。所以我們選擇從《阿含》,從《大集》,從《方等》裡面選小部經,奠基礎。學習的進度很快,大概平均一個星期學一部經,學了我就會講,真學會了。一個星期,腦子裡頭沒有別的事情,就這一部經,想的都是這部經。我在台中住了十五個月,一年三個月,學了十三部經。這十三部經,我出家了,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,第二個星期,我就到佛學院教課去了,在佛學院裡教課,一個學期半年,只用一部經,他們三年畢業了,我只用了六部,還有七部沒有派上用場。我深深感概,佛學院裡頭出不了人才;真正要培養人才,李老師這個方法好,私塾教學法,個別指導,真能成就人。

    所以出家之後,一方面在佛學院教書,教了一年,我覺得自己不夠,為什麼?沒有大經的基礎。我回到台中,把我的願望告訴老師,我想學大經。大部經,我準備的是《法華經》,帶了十幾種《法華經》的古註到台中,老師一看,他說:好,但是我沒有時間,我現在正在講《楞嚴》,你學《楞嚴》好不好?《楞嚴》分量跟《法華》差不多,是一部大經。他說你學這個我不要重新準備,你就跟著聽講跟著學。我說行,所以我在半年的時間,我也收集了二十多種《楞嚴經》的古註,專學《楞嚴》。他這一部經三年講圓滿,我也講圓滿;他星期三講,我星期四講,複講。所以一九七七年,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《楞嚴經》,那是我的第七遍,所以講熟了,才有那麼輕鬆。晚上講經,白天大家帶著我去遊覽觀光,香港拐拐角角我都去玩過。這一部大經學了之後,我這個根就紮下去了,大小乘所有經論我都有能力去深入,我們才真正體會到,中國古人古聖先賢的智慧、理念、方法、經驗、效果,都是世界上找不到的,絕無僅有這一家。但是現在人不相信了,不相信古人。我相信古人,古人是真的。

    現在人問題在哪裡?心太亂了,思想太複雜了,靜不下來,定不下來,所以他學不到東西。修行的總綱領就在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下半段,「清淨,平等,覺」,修行修什麼?念佛。念佛是方法,目的是什麼?目的是「清淨,平等,覺」。我用念佛的方法達到清淨,平等,覺,清淨心是禪定,阿羅漢、辟支佛的禪定;平等心是菩薩的禪定;那個覺,覺就成佛了,覺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

    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從哪裡來的?從平等心來的。你心不平等,不生智慧。所以「清淨,平等,覺」是真心。定慧成就了,果報就現前。果報是什麼?經題的上半段,大乘是究竟圓滿的智慧,叫大乘。無量壽是德能;相好是莊嚴,莊嚴就是相好。《華嚴經》上佛說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,德、相,德就是無量壽,相就是莊嚴,是自己本來有的。用什麼修?「清淨,平等,覺」。用什麼方法修「清淨,平等,覺」?用信、願、持名。這就講透了,所有一切問題統統解決了,愈是大法愈簡單、愈容易,沒有麻煩。

    成佛之道,我初學佛的時候,第一次見章嘉大師,這也是我根本的老師,我佛學的基礎,確實是他老人家奠立的,沒有他奠立的基礎,我在台中不可能有成就。頭一天見面我就向他請教:方老師,我上方老師的課,知道佛法殊勝,知道佛法是大學問。我說:佛門裡頭也沒有方法,讓我們很快能契入境界?我提這個問題,向他請教。他聽了之後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們兩個對看了半個多鐘點,一句話都沒有,半個多鐘點之後,說了一個字,有。我們很振奮,有,不是沒有。有,他又不說話了,這次等了差不多六七分鐘,說了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這種教學的方法,我是十幾年之後才體會到,為什麼當時他不說?我們年輕,心浮氣躁,他看著我等著我,一定讓我把心浮氣躁整個平靜下來,他才告訴我。所以說個有,我們馬上精神提起來了,這就浮躁,沉不住氣,所以他又停止、又不說。言語簡單你一生不會忘記,印象深刻,老人看到年輕人心浮氣躁,不說話,他心是定的。

    方東美先生亦如是,六十二年之前,我給他寫信,寄一篇文章給他看,目的是想希望能到學校旁聽他的課程。他回我一封信,叫我到他家裡跟他見面。星期天,我到他家跟他見的面,他問了我一些問題,問我的學歷,我說初中畢業,高中念了半年,跟著軍隊到台灣來了。他說:你有沒有騙我?我說:不敢騙老師,是真的。他說:你寫的信、你寫的文章,我們台灣大學學生寫不出來。這樣他懷疑我。我告訴老師:雖然抗戰期間我四年沒讀書,可是我沒有離開書本,我喜歡讀書。這他才明了,然後告訴我: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,學生不像學生,你要到學校去聽課,你會大失所望。我以為老師完全拒絕了,沒有指望,所以年輕,當然很沮喪。大概也有五六分鐘之後,老師就說了,他說:這樣好了,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,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,時間約定的是九點半到十一點半。每個星期天,我的課是在他家裡小客廳、小圓桌,我們就是一個老師、一個學生,沒有教科書,他說我聽,有問題我就向他請教,他給我解答。給我講了一部《哲學概論》,從西方的講到中國,從中國講到印度,最後講到佛經哲學。他是哲學家,我跟他學哲學,才知道佛教這麼殊勝。他給我介紹的時候,我懷疑,我說:佛教是宗教,是迷信,是屬於低級宗教,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,真神;佛教的神太多了,多神教,泛神教,這在宗教裡認為是低級宗教,它怎麼會有哲學?他說:你年輕,你不懂。他給我介紹釋迦牟尼,他沒有說佛。釋迦牟尼,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,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是在這個單元里面真正認識了佛教,沒人講過,聽都沒聽說過。

    我就向他請教,老師,這佛教你從哪學來的?他告訴我,抗戰時期他在中央大學教書,他二十幾歲就是名教授,出名的教授,有一段時期生病,人家建議他到峨眉山去養病,所以他在這個山上住了兩個月。山上什麼都沒有,雜誌、報紙、書都沒有,只有佛經,所以拿佛經來消遣,他這樣入進去的。從此之後,他是一天都沒有離開佛經。我們每個星期見一次面,到他家去,我就特別留意,每一次去,我一定看他書房書桌上,看他有沒有佛經。真的,不是假的,確確實實他每天讀經,而且沒中斷過,重要的經文他都能背得出來。出家的這些法師沒有辦法,重要的經文背不出來,他能背得出來,他能講給你聽,就看他真學不是假學,這我就接受了。接受沒多久,我認識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是出家人,專學佛的。他學佛是站在哲學的立場上看佛教,跟章嘉大師不一樣。章嘉大師對我也是一個星期,給我一小時到兩小時的時間,我跟他三年,基礎這麼奠定。

    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?到學校,學生心浮氣躁,給學生講什麼?都講一些敷衍的,沒有真正東西,真正東西你講他聽不懂,他不能接受。以後我到澳洲我才完全明了,我在澳洲接受昆士蘭大學跟格里菲斯大學的教授名義,我給他們同學上課,別的老教授就告訴我,他說法師,你講東西不要超過十五分鐘,我說為什麼?十五分鐘之後學生心不在焉,我說那怎麼辦?聊聊天、講講故事就好了。我才真正明了,老師,學生不能教,還得去上課,為什麼?老師以這個為職業,拿這一點工資回去生活,不能不教,不教也得要教;學生進了大學之後,他不必再參加考試了,他只等著拿文憑,不專心唸書了。中小學專心唸書,要考學校;大學不要專心唸書了,等著拿文憑。所以老師考試,把考試題目都告訴大家,每個人分數都好,都很滿意。

    真的東西不教了,這怎麼辦?不是老師不教,學生不能接受。尤其是聖賢教育,聖賢教育要使具備什麼條件?真誠心、恭敬心,決定沒有絲毫懷疑,尊師重道,你才能學到東西;你沒有恭敬心,學不到。不是老師不教,老師教了沒用,沒聽進去。所以我們這一代遇到這些事情,這是古時候沒有的,現在被我們遇到了。大學我上幾次課之後,我就不去了,我的方向轉變了,我很喜歡和這些大學教授舉行座談會,彼此來交流,這個很有意思,他們能接受,他們能聽得懂。過於深入的也很難懂,中國傳統教育的理念、方法,他們無法接受。西方人教學一開頭廣學多聞,課程很多,樣樣都學。中國古時候不是這樣的,「一門深入,長時熏修」,只讓你學一門,不能學很多,這個就不一樣,方法他們也不能接受。中國的方法是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他們想不通,學一樣東西怎麼能成就?中國的東西,一樣通了,樣樣都通了,這他們沒法子想,無法想像,所以難。

    怎麼樣才能讓他相信?要有真正的榜樣做出來,他相信了;沒有看到樣子,他不相信。這個樣子中國有,外國也有。釋迦摩尼佛,最好的榜樣;中國孔、孟子是好榜樣;佛門裡面,六祖惠能大師是好榜樣,他一通,一切通了;伊斯蘭教的創始人默罕默德,是好榜樣。默罕默德不認識字,他能夠口述一部《古蘭經》,別人把它寫出來,他口說的,他不認識字。世界上真有這種人,這種人並不是特殊,每個人都可以做到,這才真正叫不可思議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祈願見聞者  咸發菩提心 

     念佛生極樂   還來度有情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 
淨空老法師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佛學答問
台長:AMTB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jen 的頭像
    sojen

    轉念--世界就改變

    so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