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修學座談會答問(上)
(2013/8/31定弘法師講於台北地藏淨宗學會孝廉講堂)
問:您是如何適應持戒精嚴道場的這種生活?
答:像日中一食,還有這麼多的勤務。剛開始確實定弘去那裡有一段要適應的時期,因為畢竟自己有之前養成的一些習氣,可能並不是很耐勞,可能忍力並不是很好,去到那裡一下子完全跟以前生活都不一樣,那是有一段自己感覺到辛苦。但是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態,因為只要人有一個向道的心,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誨,這種生活是一個比丘應該過的生活,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去過。因為我們現在的身分就是以比丘的身分出現,那麼就應該盡我們做比丘的本分,不能夠再有別的妄想。所以就應該拿出佛陀當年要求我們的標準,自己盡量的嚴格的要求自己。
實際上佛陀給我們制定的戒法,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,如果做不到,佛是不可能制這個戒,制戒那不等於讓我們太委屈了嗎?肯定是做得到,佛陀才會制,既然是如此,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做。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去想,因為想太多往往就不敢做了,不要想那麼多,拿起來就做。像日中一食,就不要考慮太多,說以後身體沒有營養怎麼辦,倒下去了怎麼辦?你想那麼多就不敢了,所以我很感恩那位法師跟我講,他說你不怕死就行,就這麼簡單。你問問自己怕不怕死,我們念佛求生西方還怕死嗎?所以不怕死,不怕死就做。所以持戒吃苦,只要你能夠把這個身放下,把你的命都能放下,這樣的毅力,你什麼事情都能辦得到。
佛陀強調,寧願捨身都要護戒,身命是可以捨,戒不可以捨,為什麼?因為戒是護我們的慧命。慧命長存,身命那是很短暫,身體這幾十年就死了,將來還會有個身體,我們念佛求生淨土,這個身死了,將來就到西方,所以這個身都是假的,根本不要去執著它。有這樣的念頭、這樣的心態,對持戒也就不會很難,難都是難在對身有執著,那反之,用持戒來對治這個身見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。
當然日中一食,我這裡不是鼓勵大家要這麼做,特別是在家人,畢竟一天有很多的勞務。師父上人也曾講,一個人他吃多少飯、吸收多少營養,都是補充能量,你要是能量消耗得多要補充得多,你要是能量消耗很多你補充不夠,那身體就會出毛病。所以在家人沒有持八關齋戒的時候,你就不必要去自己太刻意的在過午不食乃至日中一食上去委屈自己,隨順,特別你有家人,你有你的工作,你不要硬來。
戒律,我們著重在五戒,佛給在家人制定的戒律是五戒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你這五條戒律能夠持得很好,那你就是非常合格的在家居士,優婆塞、優婆夷,這是佛讚歎的。你在受八關齋戒的時候,你能夠加持過午不食固然是很好,那是一天一夜的事情,也是你在家裡很清閒,你有這個時間可以專注的來修學,這時候持八關齋戒,那當然我們是很讚歎、很鼓勵。
問:您是如何放下對父母,特別是對母親的這種親情?
答:剛開始出家也是有一個心理掙扎的,畢竟我跟母親的緣分是很深,且不談前世的因緣,就這一世生我、養我、陪伴我,一直到三十多歲,三十九歲出家,現在出家兩年,這個深厚的恩德,還有恩情,確實很難割捨。出家一開始自己也沒有什麼概念,因為從來沒出過家,這是第一次,所以這個心態的扭轉也是有一段掙扎過程。因為出家就沒有家了,你看菩薩戒裡面講,出家對國王不用禮拜,對父母也不禮拜,一切鬼神都不用禮拜,好像就覺得這是不是把恩情都忘掉了?其實不然。因為出家他是真正的報恩,我們走這條無為法的道路,解脫道,如果真能夠出三界,那宿世的父母,不光是今生,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夠得到至少生天的果報,他的福德是很大的。甚至如果他求生西方,你這個福德也都可以加持他能夠往生。
佛曾經也講過,有人問他出家的功德有多大,佛就說,假如我這一生從生到死,除了吃飯以外,其他時間不停的在講出家的功德,一輩子都講不完。換句話說,這個出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,連佛都講不完。所以我們如果真正出家的話,發起這個道心,那父母,乃至生生世世父母,自己的祖先乃至六親眷屬,乃至一切護持我們的人,他們都會得到這個功德的加持,這就是真正的報恩。這個比起你自己守候在他身旁、承歡膝下,其實對他的利益要大得多。因為你對他的這種孝養固然是很值得讚歎,這是世間的孝,可是你只能最多讓他這一生得到一些歡欣,得到一些利養,可是他來生怎麼辦,生生世世結果如何?這個你就不能夠保證。
所以出家走這條路,那是一條不尋常的路子,真正孝養父母,這條是行大孝。所以我們在出家的那個時候,做出家儀軌,這儀軌上面有四句偈,其中兩句就講,「棄恩入無為,真實報恩者」,你能夠捨棄這種俗世的恩情,能夠入無為之道,能夠出家,你才是真正的報恩。我們自己相信,我們如果真正好好的修行,隨順佛陀的教誨,肯定有護法善神、龍天,包括一切善心人士,都會護持我們的家人。確實,我今年年初有回俗家看看我的母親老菩薩,看她的狀態非常的好,很樂觀、很豁達、很健康,每天有自己忙的事情。我問她,妳會不會想我?她說她也沒想我,一天到晚都很多事情做。
因為差不多每天都會有人來看望她,她住在雲南大理,那個地方風和日麗、山清水秀、氣候宜人,老法師講那是養老最佳的選擇。她福報很大的,住在那裡養老,自己有一個獨棟的小別墅,有個小花園。她身體倒挺健康,每天早上三點鐘就起來,做完早課,自己做完早餐,天亮了出來小花園淋花,自己到小池塘提水上來淋花,這是她的運動。然後就出去散步,每天大概散步一個多小時,然後回來聽經教。然後做午飯,中午午休,午休完了下午有時候有客人來拜訪一下,有時她自己又繼續聽經,或者出去爬爬山。因為那裡有蒼山、有洱海,風花雪月都在大理。確實,我看她是一個快樂幸福的老人,所以自己也很安心,真的是佛菩薩護佑。
真的,你好好的修學,佛菩薩來供養你的父母,比你自己供養要好十倍、百倍,所以讓定弘也是很欣慰。自己如果不好好修行,走了這條路,又沒有任何成就,就等於辜負了父母養育之恩,辜負了師長的培養、法乳深恩,那自己就成為罪人。所以定弘每天早上起來,都自己要念一念:定弘,莫忘父母養育深恩,莫忘師長法乳深恩,當精進辦道以報恩;要念佛法衰殘、眾生迷苦,莫忘出家弘護正法之初衷;念自身罪業深重,若不決志求生西方,餓鬼畜生尚難求。這是印祖大師當年也是這樣警策自己。每天早上我們出家人都有六念法,念完之後我就加上這三念,念父母師長之恩,念自己出家之志,念自己罪業深重,一定要求生西方,這都是警策自己。
當然情執也是要一點一點來化掉。古來就有禪宗那些大德,出了家之後再沒有回過家,甚至跟自己的父母都沒有來往,好像我們看他是很絕情,但實際上他真正就是把情執全部放下,完全是用自己的功德來加持父母。當然現在我還沒有做到這麼樣的斬釘截鐵,常常有時候還打個電話回去問候一下,但是一點點的化掉。當然打電話也不是說因為自己情執,有時候也是讓老人家解脫一點憂慮,因為老人家畢竟是一個人過日子,比較孤獨。可能也是我自己多慮而已,因為每次打電話,看到她好像沒什麼憂慮,所以可能也是自己的憂慮,多慮而已。所以情執要慢慢的放下,真正要見一切男子是我父、一切女人是我母,這是佛要求菩薩要存的這個觀念,要平等的去敬愛、去孝順一切的眾生,不是我只孝順某個父母,要孝順一切的父母,這樣才符合佛的教誨。
問:學佛真正要能夠轉迷為悟、轉凡成聖,最關鍵的是什麼?
答:定弘也非常的慚愧,自己其實根性是下根人,並不是很利的,學習、學法這方面,比起祖師大德那是差得遠之遠矣。跟師父淨公上人這二十年學經教還是一事無成,學佛上沒有什麼成就,所以黃警官您也是過獎了。自己就感覺到對經教的學習,其實那個心態是很重要的。印祖說,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。你的心愈恭敬,你得到的法益就愈深,很多的經教裡頭的義理,包括裡面的名詞、警句,你不用刻意的去記,它自然就會記,不用特別的去思惟,它自然就會理解,所以恭敬心是很重要。往往我們如果沒有恭敬心,你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也是不可以,那就變成世間的學術、知識。所以我們讀經也好,聽經聞法也好,我就不贊成刻意的去背或者是記憶那些名相,那些就是你聽懂了就能夠記住。聽懂和聽不懂跟你的誠敬心是相關的,你有誠敬心就能聽懂,聽不懂是因為沒有誠敬,那就繼續努力的去聽,多聽。古人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你真正把一本經書讀上一千遍,你的誠敬心就出來了,你沒有誠敬心你不可能讀一千遍的,對不對?
像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師父淨公上人最近講經都跟我們講,要把這部經一天讀三十遍。這是要讀很快的,因為一般如果一小時才讀一遍,你是讀不到三十遍的。那是什麼?像有的人讀經讀得像順口溜一樣,半個小時就能讀下來,一天可以讀十五個小時,所以三十遍是這麼讀法。我們可以比照十五個小時,假如我一小時讀一遍,我就讀十五遍,你要拿出這種決心,你就是誠敬。師父講得很清楚,你能這樣讀十年,你絕對開悟,不開悟,那師父上人就打妄語了,肯定開悟。但是能這麼做的人是很不簡單的,你想想十年如一日,這麼一天十五個小時讀經,那你說你不開悟都很難。心得定了,定久了就開悟。當然一定要隨緣,像有的人他可能有弘法利生的緣,利益眾生的緣,可能沒有辦法一天讀十五遍,這個也是自己要做選擇的。
像我這次回香港,剛好是結夏安居圓滿,有些假期,我回香港看望老人家,住了幾天,老人家講經就講到這段。我聽了之後很歡喜,師父講完經,我跟師父說,師父,我學戒五年之後,我就閉關十年,每天讀十五個小時經,希望能開悟。結果師父說,不行,將來我們在斯里蘭卡要辦佛教大學,你要去。然後我說,那我開悟不是沒指望了?師父講,眾生重要,佛教重要。我一想,是,你要自己開悟,不要護持正法、眾生,那也是自私自利,實際上你可能也開不了悟。所以各人的緣分是不一樣的,要隨緣。假如你沒有這樣的弘法利生的機緣,你就在家裡老實的十五個小時一天幹下去;假如你有,當然你也不要拒絕,因為這個事也是難得的機遇。當然在弘法利生當中要小心謹慎,要好好的持戒,要練習定慧。在做的時候不要執著,要把它真看作是水月道場、夢中佛事,不要把它著實,這樣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,那你才有可能開悟。
問:受菩薩戒可以經營事業嗎?受戒以後可以蓋農舍嗎?受戒以後可以種菜嗎?
答:都是可以的。菩薩戒是心地戒,譬如說不殺生這條戒,它注重在心地,犯殺戒通常是有幾個緣,就是幾個條件才成殺這條戒的犯戒。第一個就是殺心,你有殺心,又有殺的事,你才成犯殺戒,所以沒有殺心的話這是不構成犯戒,特別是菩薩戒,全都是心地上的戒。所以我們在經營事業上,或者是經營農業、種菜等等,我們自己要有個慈悲心,就像師父講經的時候有講到,你能不能夠發個心闢出一小塊地,專門給小蟲子做餐廳?立一個牌子,昭告天下小蟲,讓願意來吃菜的,請到這個餐廳吃,不要到別的地方亂吃,寫封信恭恭敬敬的跟佛菩薩、跟龍天善神做一個祈禱,然後去田裡頭做一下念佛、灑淨,然後給蟲子們皈依,請牠們在這裡好好享用,你用至誠的心是可以感通的。
最怕你心不誠。不誠是怎麼回事?你心裡有懷疑,你懷疑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,試試看,行固然好,不行就算了,這樣的念頭就是懷疑心。懷疑,你的誠心就破壞了,往往就沒有感應。所以你用至誠,相信只要你這樣做,你很如法,你盡了心,結果一定是好,一定是能成就的,不要有懷疑,這樣的話你就一定可以做到的。這些小蟲子牠會很配合的,在理上講,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,跟我的心是相通的,我的心起心動念牠會有感覺。你這樣的慈悲善待牠,牠怎麼會惡意來對待你?所以你這樣努力的去做,這樣你的菩薩戒沒有問題的。
問:如何發菩提心?
答:如何發菩提心,其實祖師大德講了很多。我曾經講解過一篇省庵大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講解過好幾次,好像講過三次,這個不妨可以參考。省庵大師是淨宗第十一祖,他寫的《勸發菩提心文》真的是非常的精彩,很讓人感動,看了之後真的不發菩提心都挺難。他上面講的是有十種因緣會發菩提心,就是怎麼發,這十種因緣,每個人根性、緣分不同,但是都可以發出來。
譬如說有的人見到眾生苦發起菩提心,我要救度一切眾生;有的人欲報父母恩,孝心,孝心是菩提心之本,由孝心而生菩提心,地藏王菩薩就是這樣的,你看婆羅門女為了救度母親發起這個孝心,最後她就發起我要救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;有的人念師長恩,發起菩提心,報恩心重;有的人見到正法衰殘,發起護法的心,護持正法不惜身命,發起這種菩提心,等等十種因緣不同。你看了之後,自己按照這個上面去觀想,慢慢的你菩提心就能發起來。當然菩提心要發得真、發得正、發得圓滿,發得不要偏邪、不要虛偽。
往往障礙菩提心的是什麼?世間的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,人家的恭敬讚歎。剛開始發好像是個真心,但是發了之後沒多久,你可能變成佛門的大德,人家來恭敬你的時候,你菩提心就開始變了,那個時候往往都是一個關口要過,所以修行很重要。發了菩提心是要持菩薩戒,菩薩戒就是護養你的菩提心,你能真正按照菩薩戒這樣如法的去做,你的菩提心是能保護得很好。所以菩薩戒那是佛戒,幫助你成佛的,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如果你能夠持好菩薩戒,那是不得了的。當然你沒有能夠圓持菩薩戒,而能夠發起菩提心,只要是真的,阿彌陀佛也會接引你。如果能去受菩薩戒固然是很殊勝,沒有的話,能夠平常多聽經教,認真的學習,護持菩提心,這樣也是很好的。
問:懺悔是不貳過,如果再犯是否犯欺騙罪?
答:也不能這麼說。以前我也有這麼個困惑,在十多年前,我那時還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書,經常到圖文巴親近師父上人。有一次跟師父同桌吃飯,吃完飯我就請教師父,我說師父,弟子常常犯過錯,很想改,每次都在佛菩薩面前懺悔,懺了之後沒多久還犯,犯了又懺,懺了之後又犯。懺的時候是很真心的,不是說騙佛菩薩,很真心想改,但是就是習氣。結果懺到最後自己都懷疑,到底自己是不是真幹,還是在欺騙佛菩薩?我就向師父請教這個問題,我也是很誠懇的,因為這確實是我的一個大的困惑。師父沉默了半晌,然後跟我講說,你這樣就是真幹。
我聽了之後也很感動,眼淚都掉下來。為什麼?我們這凡夫業障習氣都很深重,所謂「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」,那個深重的毛病習氣可能是多生多世養成積累的,怎麼可能說我一下子就能斷掉?所以懺了之後再犯,犯了之後還要懺。你看普賢菩薩怎麼懺悔業障?盡無量劫,虛空有盡,懺悔無窮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、無有疲厭,是這樣懺法的。普賢行願懺悔業障是盡虛空,「虛空界盡,眾生界盡…我此懺悔無有窮盡」。你這懺了兩天自己就退心了,那你跟普賢菩薩差距差很遠,人家是無有疲厭,沒有疲厭的,不會疲倦、不會厭倦,犯了再懺,一直懺到最後不犯為止。只要你用真心,你最後還是能懺得乾淨的。
有的人說,我實在業障深重,懺到最後臨終都懺不完,我還能不能往生?這也是個大問題,我告訴你,你要真正有這樣的真誠,懺到臨終還懺不完的,帶業往生。真的,阿彌陀佛很慈悲,他知道你是懺不完的。不僅你懺不完,普賢菩薩自己都承認他懺不完,他說,如果我無量劫來的罪業有體相的話,盡虛空界都不能夠容納、不能夠容受。人家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,你算老幾,你能懺得完嗎?你懺不完。不要緊,也不要氣餒,帶業往生,到極樂世界繼續懺,懺到你成佛就懺完了。
問:敘利亞現在在打仗,用化武殺害的百姓,收容中心被安樂死的小動物,如何看待這些生命?
答:這些生命當然是無辜的,我們能夠給他們念佛迴向就很好。談到安樂死,有人會問,給動物安樂死,或者甚至給人安樂死,算不算殺生?這個就要看被你安樂死的那個人或者畜生同不同意被你安樂死。假如他願意讓你用安樂死,你隨順他,這樣的話還情有可原;但是這個事情如果他自己不同意,或者是最後你給他下安眠藥,或者怎麼樣的時候他後悔,這個就構成殺生。所以這個事我們佛門不主張。
最好的方法是怎麼樣?給他念佛。譬如說你遇到癌症的病人,他很痛苦,他想到安樂死,你這時要安慰他,跟他講阿彌陀佛的大願,跟他講極樂世界,勸他念佛。你讓他念佛,他真正有這種誠心念佛的時候,佛光,你看十二光裡頭就有一種叫安樂光,照觸在人身上他就安樂。佛光什麼時候照觸在身上?你念佛的時候,佛光就照在你身上,你就得安樂,你就得解脫,要相信這點。所以與其要安樂死,安樂死他死了之後就六道輪迴,那你不如勸他念佛,真正幫他了脫。
問:請師父以最簡單的、易懂的方便法釋解「真如本性」?
答:真如本性人皆有之,每個眾生都有,它實際上是什麼?就是我們講的真心、自性。自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?什麼樣子都不是,它沒有任何的相,它不能夠用你的六根接觸得到,你眼見不到、耳聽不到、鼻子嗅不到、舌嘗不到、身觸摸不到,連你的意都想不到,眼耳鼻舌身意你沒有辦法接觸得到,緣不到,但是它又真實的存在。
打個比方來講,好像這個磁場,磁場近似的說法,它眼見不到、耳聽不到、鼻嗅不到,就是你看了好像沒有,可是它存不存在?存在。而且它有作用,這個作用真是大用無方。你看,你要是把一個線圈通上電放在這個磁場裡面,它就能夠轉動,這就是電動機的原理;你要是把線圈,譬如用風的能量或水的能量讓它轉動起來,它就會發電,它就有電流出來,這就是發電機的原理。電怎麼產生?就是這麼產生的,有磁場,有個線圈,它就有電流出來。這電就大用無方,你看這電燈、電視、所有的電器設備,現在社會沒有電是根本沒辦法過日子,而它的原理就是磁場在那裡作用,大用無方。我用這個比喻大家就可以好懂。真如本性比那個磁場還要大用無方,它雖然也是眼看不見、手摸不著,但是它真實的存在,它真的有這個作用,它的作用是什麼?變現整個法界,虛空法界全都是真如本性所變現出來的,我們現在所見的一切境界全是真如本性。
那個相的體就是真如,就好像那個線圈發的電,那個電的體就是因為磁場,有磁場才會有電,沒有磁場就沒有電。那不可能說我看不見的東西就沒有,不是,它有,它有作用。所以佛教我們證這個真如本性,就是證明它確實是存在,而我們所見所聞一切境界,沒有離開這個真如本性,沒有離開這個磁場。當我們證得真如本性的時候,你所得到的受用就如同十方諸佛,大用無方,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道場,應以何身得度,你就現何身而為說法,遍入一切眾生的心想,而隨順一切眾生的心,現種種境界,做種種佛事,度化一切眾生,大用無方,真如本性是這麼一個道理。
什麼東西障礙真如本性,使我們見不到它,沒有辦法證得?佛講得很清楚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,這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。所以障礙我們真如本性的就是妄想和執著,講得簡單,就是個妄念,執著也是個妄想。因為我們有這個妄念,所以迷在妄念所現的相當中,而忘了那個相的體是真如,凡夫迷在相上,所以見不到性。
當我們能夠聽經聞法覺悟了,如理去觀察這個世界,佛教我們看這世間如夢幻泡影,一切法都是什麼出來的?妄念變現的。這個妄念就好像那個磁場裡面發了電,就有了電的相,燈光是個相。燈光你要尋找它怎麼出來的?電產生的。電怎麼來?磁場產生的。磁場就是真如,它的體是真如,我們所有的物質世界、精神世界,都離不開這個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遍一切處。我們現在看的這個相,全是妄念通過真如的作用而產生的相,沒有這個真如就沒有這個相,妄念不是說單獨存在的,它離不開真如本性存在。
但是我們如果迷在這個妄念所現的相,就不能體會那個真如。所以佛教我們如理觀察,看眼前的相,去體會那個體,然後慢慢的把那個妄念息滅,妄念息滅之後,那個體就能現前。妄念沒有了,還有沒有相?只要眾生有念頭,還是有相。因為眾生的念它也現相,這個相也是念念剎那剎那在生滅,所以現出的相也是剎那剎那在生滅。可是你自己很清楚,你沒有妄念,你是隨眾生的心念現種種的相,現相的時候你也不起任何妄念,這就叫度眾生。
跟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,你就用你清淨的磁場,慢慢去感化他那躁動的磁場,最後也幫助他放下妄念、證得真如,回歸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,佛與眾生是平等無二,這是常寂光裡頭是本來無一物,有念就有物,無念時無一物。這個道理,師父淨公上人講經裡面也反覆的提到。常常的薰習,現在主要是我們沒有如理的去觀察,沒有去作如是觀,所以可能就會迷惑。慢慢的作如是觀,你這種印象愈來愈深刻,你對這個眼前的世界就會愈來愈淡薄,愈來愈容易放下,就好像一個醒的人去看夢裡的境界一樣,慢慢你就能夠放下。這樣的觀察對我們往生西方是很有好處,可以幫助我們放下。
問:如果能信願持名,斷惡修善,願意捐大體,但是因為功夫不夠,臨終起了瞋恨心,怕痛不能忍,能不能往生?捐大體能夠試嗎?
答:捐器官,世間人都認為是好事,佛門當然也認為是好事,這也是布施。可是也要斟酌斟酌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定力,因為臨終的時候割自己的器官,那時候可能不打麻藥,那個時候你可能會很痛,因為你那個阿賴耶識還沒離開,對身體如果有執著,你會起瞋恚,這個瞋恚確實就會障礙你往生,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。
如果有功夫不要緊,這功夫也不用很高,一般念到三昧的時候,至少功夫成片的時候。《無量壽經》,不是我們現在會集本,五種原譯本裡面有一個譯本就講到,說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,阿彌陀佛一定會來你夢中示現,等於說給你做安慰,甚至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往生,甚至有時候在定中你就能見到佛了。所以很多預知時至的,不是說自己出神通,說自己能預知未來,不一定有那麼高的功夫,有那麼高的功夫通常是證果之後;你不需要證果,你念到功夫成片,阿彌陀佛就會來安慰你,甚至告訴你,你什麼時候要準備往生,你就預知時至。那個時候當然你就不怕,你就告訴他,譬如說你十點鐘往生,你叫他十二點鐘來都可以,那時候你就有把握,這當然就很殊勝。
話又說回來,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,說害怕我臨終的時候有煩惱,不一定說捐器官的問題,譬如說你見到冤親債主,你生起了貪愛或者瞋恚,這個時候怎麼辦,會不會又影響往生?很多人都提出這個問題。這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信心不足,如果信心足你不會有這個問題。所以障礙你往生的不是那個冤親債主,而是你自己信心不足。蕅益大師講得好,得生與否,全由信願之有無。你能不能往生,看你是不是信心具足、願心具足。如果你信心不足,那就不能往生,即使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,但是你這個懷疑沒放下,你頂多到邊地疑城,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。而且要功夫成片、續念不絕,「然猶續念不絕」,才能夠到邊地疑城,你要沒有功夫成片這個功夫,你還到不了邊地疑城,你就到六道去了。所以有疑,這個疑根要把它斷除。
佛在經裡面講得那麼清楚,說只要「至心信樂,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願生我國,乃至十念」,你必定往生。現在問題是你會不會有懷疑,你有懷疑就沒有至心信樂,你信裡頭夾雜著疑,那信就不純,我果然是一點懷疑都沒有,我現在就一心一意求往生,這願也是很懇切,對這個娑婆世界我真的能放下,恨不得現在阿彌陀佛就來接我,我就走了。阿彌陀佛現在來,大家走不走?走?還是有點猶豫,這就不行!你看冷不丁一問你,你好像就沒準備。假如阿彌陀佛來你走不走?(聽眾:走!)大聲點。(聽眾:走!)對,這樣斬釘截鐵。平常都要這樣訓練自己,常常問,現在如果阿彌陀佛來接我,能不能馬上放下?正想發火的時候,馬上就問自己,阿彌陀佛現在來,我還繼續發火嗎,還是要跟阿彌陀佛走,不再發火了?你看,你這個問題就很管用,一問自己,你這些煩惱就可以放下了。那孫子我很疼他,阿彌陀佛現在來,你疼孫子還是去跟阿彌陀佛走?要跟阿彌陀佛走,你看疼愛就能放下。這是願心要懇切。你平常時刻都是這樣訓練自己,到臨終你就有保證。平常我都全部放下了,到臨終自然就放下,就很自在,甚至預知時至、自在往生,站著走、坐著走都可以的,就自在往生。
這個跟你的功夫,關係不是那麼大。你說念佛我一天念個十萬八萬,甚至念到銅牆鐵壁一般,風吹不入、雨打不濕,那個功夫是不錯,但是裡頭信願不具足,有疑根,有一點放不下,那就是成為往生的障礙。什麼是真正的功夫?信願具足是真正的功夫。我們在心地上去檢查,我會不會懷疑,我現在念著念著,臨終冤親債主來了怎麼辦,他把我拖到六道裡怎麼辦?你有這個懷疑,證明你信不足。我真正相信、真正發願去,阿彌陀佛一定來,阿彌陀佛的力量還不如那個冤親債主的力量大嗎?
印光大師講得非常好,說我們眾生無始劫來的業力,再重就好像一片小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,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好像一個大熔爐,燒鋼鐵的大熔爐,那小雪花飄到大熔爐一下就化掉了,根本微不足道。所以阿彌陀佛大願船,可以讓我們什麼業都帶走,那是微不足道的業,所以我們有什麼害怕的?要全身心靠倒阿彌陀佛、奔向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一定護我們往生。
冤親債主拿阿彌陀佛沒辦法,我們的業力再重,也重不過阿彌陀佛的願力,只要我們一心嚮往,裡頭不要有懷疑、不要有夾雜,你一定能往生。不要害怕,對自己要有這種堅強的信心,這信心無論什麼境界都不動搖。自己要生慚愧心,我自己是業重凡夫,我功夫是不行,但是我靠阿彌陀佛就行。靠自己當然不行,靠自己你別說你不行,阿羅漢都不行。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,他不能入一真法界,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,他不行,靠自力是不可能的。靠他力,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什麼都可能,五逆十惡的罪業都障礙不了你往生。但是你有懷疑就障礙你往生,你不肯去那就障礙你往生。所以說白了,你只要信心十足、不懷疑,想去就去,怕就怕你不想去,怕你懷疑。
這個時候你自己要拍著胸脯說,這樣我就一定能往生了,你要堅定的信心,但是功夫要鍊。念佛為什麼?念佛是為了報佛恩,要把自己至誠的心表現出來。你說我現在信了還願了就行,一開始第一念是真的,到後來慢慢就散了,散了自己就騙自己,那個信願其實就不真。你要用念佛來維護你的信願,你愈來愈精進,說明你信願在增長,你愈來愈鬆懈,你自己信願就在往下掉,所以自己要努力、要精進。
有的人問,我如果真的相信、真的發願去,萬一真的在臨終時病倒,不省人事,甚至變成植物人了,這還能往生嗎?你看又提出問題了,又是懷疑,這樣的話,可能就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因為他有懷疑,他認為自己的業力還是比佛的願力重,真的到那個時候,阿彌陀佛的願力都拿他沒辦法,他必定是變成植物人,這個樣子他就往生不了。不是因為業力重往生不了,是因為他的疑障礙了阿彌陀佛的願,他就不能跟佛感應道交。
所以往生淨土,這個他力法門最關鍵的是信願,信願是搭上你跟阿彌陀佛的橋梁。業力沒有關係,業力只要你懺悔,不要再犯就行了。不要說你殺著生吃著肉念佛還能往生,這個不可以,臨終時候還想著殺生吃肉就不能往生的。現前業是帶不了,舊業都能帶,哪怕我上一個小時還殺著生,這個小時想不行了,我一定要放下,我念佛往生,你要是真心這麼做,都是能往生。唐朝張善和一生宰牛為業,他臨終都能往生,不就是這樣?所以那個業力不可能大於佛的願力,而障礙佛願力的就是你自己懷疑,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。
《無量壽經》裡用兩品的經文,四十品、四十一品著重說明不能夠懷疑,整部經文裡面反覆強調。所以這個法門是易行道,卻是難信的道,你只要能相信,你只要不懷疑,萬修萬人去。你要直下承當,我是可以往生的,對自己、對佛要有充分的信心,不能有絲毫疑惑,不能說我萬一怎麼樣,沒有那個萬一。你不用有疑慮,在佛那邊沒有萬一,萬修萬人去,萬裡沒有一個漏,要這樣堅定。百分之百往生,萬分之萬往生,億分之億往生,一億人修行一億人往生,這個淨土法門殊勝。不知這樣講大家能不能聽明白?所以要堅定信心,毫不要有疑惑。
問:人往生後,靈魂脫離肉體後,五蘊還有知覺嗎?
答:五蘊在往生之後還有沒有知覺?沒有。往生之後你神識都離開了,它五蘊都是依你的識而產生的,所以五蘊本來就是空的。「觀自在菩薩…照見五蘊皆空」,他知道它本來是空的,不是說因為我修行才把它修空,不是,本來就空。是你自己執著它有,好像就不空,當你一下覺悟它就空了,那個識沒有了不就空了?它依識而建立的,而識本來也是空的,本來沒有,就是你的妄念、妄識。本來是什麼?清淨本然的自性,那裡頭本來無一念,本來沒有識,所以本來沒有五蘊,本來五蘊皆空。我們往生之後,你就能夠相似的證得,因為你的識已經脫離你的肉體,你拋離了這個娑婆世界,那麼你的五蘊色受想行識,就隨著這個娑婆世界、隨著你的色身就一起皆空。你回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極樂世界是法性土,那不是識變現的境界,是真心本性所現的境界,是阿彌陀佛願力所變現的境界,那是一真法界
問:一直念《地藏經》,往生的時候,地藏菩薩來接引,可以跟他走嗎?
答:這個就是看你自己的願,你是想往生西方還是往生東方,到哪裡?你要求生西方淨土,一定是阿彌陀佛帶著觀音、勢至、清淨大海眾菩薩來接你,可能地藏菩薩也在座,也會跟著來,但是阿彌陀佛一定會來。因為西方的教主是阿彌陀佛,地藏菩薩是很有禮貌,他不會佔著阿彌陀佛的位置,不會不讓阿彌陀佛來,他自己來,不可能的。
所以你求生西方,必定是阿彌陀佛帶著眾菩薩來接你。假如說你求生西方見到地藏菩薩,那個就不對了,跟你的本願不相應,你本願是求生西方的,就應該是阿彌陀佛來。即使你念《地藏經》,你只要迴向求生西方,也是阿彌陀佛來。可能是什麼?你見到地藏菩薩,那是地藏菩薩在加持你,這個時候你也不要生什麼歡喜心,也不必跟他走,你最好繼續念阿彌陀佛,一直念到見到阿彌陀佛來,你再跟阿彌陀佛走,這就對了。相信那個時候你也不需要懷疑,因為你平常受持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地藏菩薩一定護念你,他也一定是護念你求生西方。因為你的願是求生西方,這個願是符合佛的教導,十方諸佛都讚歎,所以地藏菩薩一定是護持。
所以你絕對不可能說見到地藏菩薩還會迷惑,還跟他誤走了。那個也不可能是魔變現的,因為你平常受持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地藏菩薩護念,魔也不能擾你,那個時候你自然是很清楚的,你就很清楚地藏菩薩在護念我,我就繼續安心念佛,念到最後見佛求生就往生了。所以不必有什麼疑惑。
問:末學常常在耳邊會聽到一個問「普賢何在?」的聲音,常常就是會聽到這個聲音。。
答:如果修淨土的人聽到這一類的聲音,最好是不予理會,因為這種可能是一種好的感應,但是你不要去著相,著相就不是好感應,就變成魔來騷擾你。所以一切相都是虛妄的,眼見的相,見花了、見光了,虛妄,耳聞的相也是虛妄,就是於一切不要動心,好好的繼續念佛,這樣就好。甚至你見到了西方蓮池海會,也不需要動心。你看蓮宗初祖慧遠大師,一生見極樂世界見了三次,他都沒有跟人說,如如不動,何等的定力!見如不見,我就老實念佛,感應自然的,好現象,不必動心,也不必狂喜,繼續老實念,你將來所證的品位就很高。
問:師父在《母慈子孝》這本書中有提到,盡量讓自己在單調中求單調,使躁動的心息滅。請問師父如何做到?
答:當時我也沒有什麼境界,都是很淺的,二十多歲的一個小年輕人,到美國去留學,學佛也不太深入。當時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志願,希望滿父母的心願,好好的把書讀好,有一點成就能夠報父母恩,大概有這麼一點點孝心,就心甘情願的去發奮讀書,所以也沒有什麼很深的這種境界。從這裡可以看到,如果一個人有志願,他就什麼事都能做到,使自己的心安定下來,這是持戒修定。我們念佛也是這樣,要求三昧,願心就很重要,你是真正要求往生,真正希望出離,你自然就會能做得到。凡是做不到,就是你願心不懇切,你還貪戀娑婆,你有放不下。所以修行人盡量的要生活單調,少應酬。常常出去應酬,識的人很多,經常出去party、飲茶、聊天、社交、娛樂,那個久了之後,印光大師講容易失心,把你的心都失掉了,我們一般話講,把你的魂都丟了,自己都忘乎所以了,這是很可怕的。所以一定要收,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應酬,心要安住,身盡量的也要安住,這樣身心都能夠清淨才能跟三昧相應。
問:急需要三百部《地藏經》迴向給業報現前的人的累劫冤親債主。如果請人助念湊三百部的《地藏經》,效果如何?
答:請人念不如自己念。自己念心懇切,功德就大,請人念,你請那個人有沒有你的心那麼懇切?未必。你自己的親人,你為他念那你是很懇切的。你看婆羅門女為她母親念,她沒請人念,她就自己念,一個人念,因為至心懇切就念到一心不亂,就能夠把她的母親,乃至跟她母親在一起的地獄眾生全都超度到天上去,就有這麼大的功德,而且自己都作菩薩了。所以自己心要懇切、要真誠,不求人,有人來一起助念固然是好,但是沒有,我自己都要扛起來,這樣的真誠就一定能夠感應。
(接下篇)
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