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9361076_l  

「禪觀與淨土」重點摘要分享

淨界法師在12/24~12/26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有「禪觀與淨土」的講座,雖然末學這幾年已將法師的講演音頻聽過多次,前天又復習了一次,昨晚現場重聽還是極感受益,兩個鐘頭時間好像才過十分鐘,意猶未盡。回程回想法師講座當天的綱要思想,一小時的捷運坐車又換車不知不覺像是五分鐘就過,都差點坐過站了!

 講座的講義有大綱,內容也有次第,非常完整。但是香光只依個人筆記重點擇要與佛友分享。過些日子等音頻或視頻出來,請有緣的佛友一定要聽。

 念佛人的我們都好樂淨土,但是「一定要去」和「想要去」是不太一樣的。就像一定要考100分的學生和覺得考60分就可以的學生,兩者之間的讀書態度是不一樣的。淨土法門的成敗,一生只有一次機會,如果我們能夠在平時就找出自己還有什麼煩惱習氣是一定要對治的,或者看到自己還有什麼盲點是之前沒有注意到的,我們都盡量在臨終前把他們處理好,那麼臨終往生西方的機率必然會是更高的。淨土,只有心態上100分的人能成功往生,99分都是功敗垂成。我們欣求極樂不難,捨離娑婆難,阿彌陀佛聲聲呼喚我們這些娑婆浪子已十劫,阿彌陀佛早就慈悲準備好了一切,等著我們相信並且願意去受用西方淨土的一切功德,只是我們準備好了嗎?祈願蓮友們,該提起的就盡情提起,該放下的就勇於放下。

祝福念佛人,今生都是輪迴最後身。一起用功,一起努力吧!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(12/24)

 真正發心,關鍵在「真」:不隨順心中的顛倒妄想。

 帶業往生:帶「調伏過的」業往生(帶種子),不帶熾盛的業(不帶現行)。

生命的流轉,因為貪愛又取著。

 臨命終時,曾有過的痛苦經驗不會障礙往生,而是那些曾經快樂美好的經驗可能會障礙往生。

 快樂的感受→心中的想像→執取(心有所住,期待再一次的出現)→啟動生死業力。

不是外境,而是內心對美好的想像和期待,牽動了生死。

 今生的快樂是:求時多辛苦,得時多怖畏,失時懷憂惱,無有真樂時。

 希求今生的快樂,總歸一句話是:得不償失。雖得不償失,但還想再來,為什麼?因為活在自己心中的妄想。

 我們在輪迴中受盡痛苦,卻得不到教訓,有如飛蛾撲火,以為火能帶來溫暖,一靠近就被燒死,被燒死了,下次當蛾還是又撲過去,因為走不出心中的妄想。

 貪戀心中妄想,錯失了解脫的機會。

 今生有福報的人:常提無常觀,知道眼前一切終歸會失去,調伏對今生的愛取。

今生苦難較多的人:修了佈施持戒種種善法,將希望放在來生,但是因地不真,修善時沒發菩提心又夾雜了愛染,第二世得樂果時放逸造業,第三世直接墮惡道。所以要用苦諦觀來調伏對來生的愛取。

 出離心:不是出離外境,外境沒有影響。是出離心中有愛取的妄想(放掉內心美好的影像)。

 一句佛號現前時,願力和業力同時存在:願力是今生所栽培的向上力量,業力是熟悉的向下力量。你要帶業往生?還是被業帶走?

 學佛,是過去的你(貪求心中影像)和今生的你(學佛理智的引導)的真妄交攻。

 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,過去的你早已累積了許多妄想和執著。

思想的改變,是最關鍵。你要用佛法的道理不斷的與過去的你溝通。

生命為什麼無解?因為外有業力(果報),內有妄想,兩者一結合,生命就被緊緊繫縛住了。(所以要求解,我們不讓業力和妄想結合)

 臨終那一念,夾雜了無始劫來的問題,所以生生世世流轉。有些人念佛歸念佛,不去處理內心的問題,問題並沒有被化解。念佛人最好在臨終前處理掉愛取的煩惱,讓生死業力淡薄。

只有貪愛不障往生,只有執取也不礙往生。但是貪愛又執取,一定障礙往生。

 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障礙往生,我們先處理帶有愛取的妄想。

 譬如:我「想要」喝咖啡不會障礙往生,但是我「一定」要喝咖啡就會障礙往生(此處的咖啡,請蓮友自動轉換成您喜愛的人事物)。

一個妄念起來又消失的,不打緊。一個妄念起來,你非去做不可的,那個妄念已經有了愛取(貪愛加上執取),障礙往生。

 一定要去做的,就有根。善法要留下根,惡法不能留下根。

 淨土法門,不要求你消除業障,但是你要讓業障處在調伏的狀態中。

 有些來勢洶洶的惡法,你要用道理去跟自己溝通,斬除惡根,即使惡法仍在,也讓它保留在調伏的狀態中,只要不構成威脅,不障礙往生。

同樣是被助念,為什麼有些人往生了,有些人沒往生?臨終時的心理素質在決定。我們要有決定性(不是可有可無,不是看因緣)的善根,堅固的願力。

人生有兩種選擇:站在「有」的角度面對「空」、站在「空」的角度面對「有」。

如果你站在「有」的角度面對「空」,當無常的大火洶洶燃燒時,你會非常心不甘情不願的痛苦。

 如果你站在「空」的角度面對「有」,擁有本來無一物的人生觀來面對現前   的因緣,人生是自在的。

 緣起法: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(世間一切人事物,是種種條件具足而生起一時的現相)。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(一旦條件消失了,一時的相也找不到了)。

 外境只是緣生緣滅的假相。

人生,是無中生有,譬如一場夢,因緣和合而生。

 人生,無頭、無尾,無所得。本來沒有,最後也沒有,只有過程。我們在過程中盡責,該做什麼還做什麼,但是不攀緣。無頭無尾,就是你從空性(本來無一物)而來,又回到空性去。

知道無所得,你才能無所求。追求,是多事了。

 每件事都是緣生,不是你說了算。

 緣生的人事物,都沒有真實性、沒有不變性、沒有獨立性。

 緣起,性空。知道緣起,用因緣法來看待人生,本來無一物,只是因緣和合的一時現相。我們就利用這個一時的現相來創造未來,所以人生是來歷練的,不是來受用的。

 佛教,是由內因緣(心)來帶動外因緣。

 心力帶動佛力:你的內心準備好了,佛陀隨時準備加持你。

 你一天念佛當中,有幾句是導歸極樂的?

 佛號帶你到哪裡?不一定。念佛不一定往生,看你的心態決定。

 是心作佛(內因緣:內心狀態),是心是佛(外因緣:果報);是心作娑婆,是心是娑婆。

 我們每天念佛,要注意自己的心態、因地。

你要心同佛,願同佛:雖然你現在是凡夫,距離佛還很遠,但是至少你和佛在同一個(順從本願,調伏內心,讓磁場與佛陀一樣)跑道上。

 引用:香光FACEBOOK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